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认识宇宙②贝尔实验室的宇宙发现
首页> 科普频道> 天文前沿 > 正文

认识宇宙②贝尔实验室的宇宙发现

来源:光明网2018-07-06 10:4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大家好,我是国家天文台的苟利军。上次我们讲到伽利略将望远镜指向天空,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第一次热潮。

认识宇宙②贝尔实验室的宇宙发现

    伽利略最早使用的望远镜口径只有2.6厘米。此后,磨镜水平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升,更大口径的望远镜不断涌现出来。到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就已经制造出了2.5米口径的通用型望远镜,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望远镜。美国的天文学家哈勃就是利用此望远镜,测量了仙女座大星云的距离,从而确认了仙女座星云,它的位置是在银河系之外,结束了长久以来的,有关宇宙大小的争论,证实了宇宙是由众多星系构成的。

    而在几年之后,哈勃更进一步,用同样的望远镜发现了宇宙正在膨胀,其它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这一观测事实成为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重要证据之一。哈勃因为这些发现而成名,成为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1990年,美国发射了一个2.4米口径的空间光学望远镜,此望远镜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时至今日,哈勃望远镜已经成功运行28年,依旧是人类进行宇宙探索的利器。

    伽利略之后的数百年间,光学望远镜几乎是人们观测宇宙的唯一主要工具。然而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卡尔·央斯基,在检查洲际电话传输信号的噪声源时,利用一个大型的定向无线电天线,发现了来自于银河系中心的射电辐射,这是人类首次发现来自于宇宙天体源的射电信号。尽管射电和光学都是位于电磁波频谱之上,然而它却反映了完全不同的宇宙图景。贝尔实验室的这次偶然发现,为人类打开了一扇新的宇宙观测窗口。

    在此,对于贝尔实验室值得一提的是,虽说它是一个实验室,但它有着辉煌的历史。因为不同的科学贡献,曾经有8个人被授予诺贝尔奖,其中就包括在60年代又是偶然发现的微波背景辐射,那个在宇宙诞生之后38万年时所产生的高能辐射遗迹。(这个背景辐射)随着宇宙的膨胀,辐射波长被逐渐拉长,到现在已经变到了微波波段。这个发现也成为大爆炸宇宙学的另外一个直接证据。

    在央斯基之后,受央斯基发现结果的鼓舞,1937年,美国的一个无线电爱好者雷伯(Grote Reber),尝试制造出了一个9米大小的抛物面形的射电望远镜,这是历史上第一个锅形天线。他利用此望远镜,不仅验证了央斯基的发现,还利用此望远镜进行了巡天测观,发现了一些其它的射电天体。他的这一举动被认为是射电天学的文开始。

    之后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因为雷达探测技术的军事需要,无线电探测技术得到极大发展,这些技术对于二战之后的射电天文学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战争结束之后,在制造更大型射电望远镜的同时,天文学家也开始认真地利用射电设备对天体进行研究。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迎来了射电天文学发现的黄金时代,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等被相继发现,因为它们对于后来的天文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观测也被大家称为60年代的四大发现。

    好了,今天我们就暂时讲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讲述人简介:苟利军,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黑洞及其高能爆发现象研究团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北京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2016年获得中国侨界个人贡献奖。

    本期编辑:小怪兽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皖南千年古村筑牢防汛屏障

  • 内蒙古高校举办国际文化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5亿亩。
2024-06-20 10:39
记者6月19日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获悉,由该研究所研发设计、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近日完工交付。
2024-06-20 10:38
“这些金属电极就是‘探测器’,布设电极后,就可以给堤坝做‘CT’。”将电缆接到不远处的黄色设备上,不一会儿工夫,反映堤坝内部结构的电阻率曲线就在屏幕中显现出来。
2024-06-20 10:37
广州黄埔区,已聚集有低空产业链企业51家,这些企业正通过科研与产品创新推动更多“低空经济+”场景落地,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低空经济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2024-06-20 10:36
当前,全国各地进一步学习领会大食物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深入树立、践行大食物观中,科学传播应发挥重要作用,精准阐释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有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2024-06-20 10:34
为了解类星体在再电离时代所扮演的确切角色,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和分析遥远的类星体。
2024-06-19 10:05
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教授罗根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在多核钛氢化物介导的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4-06-19 10:03
世上是否存在“无摩擦”的冰?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教授、王恩哥院士等组成的研究团队给出了肯定答案。
2024-06-19 05:20
18日,国家卫健委就健全机制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傅卫表示,目前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市县,并向社区和乡村基层延伸覆盖。
2024-06-19 05: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