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9月25日落成至今,“中国天眼”FAST已经两岁啦!它年龄虽小本事却大,已成功探测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44颗得到认证,经过一系列调试“视力”也显著提升!
为了给这位两岁的“宝宝”庆祝生日,国家天文台《观天者说》栏目特邀FAST总工程师姜鹏研究员,为您讲述“中国天眼”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姜鹏,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射电望远镜工作的基本原理。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国天眼”FAST诞生的故事。
中国天眼得以诞生,不得不提南仁东先生和他的工作团队,用22年的坚持成就了这项国之重器。1994年,以南仁东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提出,要在中国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当时,科学家一致认为全可动射电望远镜的工程极限是百米。受到固有思维的局限,一直没有提出一个能实际操作的方案。大家意识到,固有模式必须被打破,我们一定要有所创新。
南仁东先生
在不断的摸索的过程中,南老师和团队成员意外的发现,抛物面和球面的差距其实并不大,只要选择合适的焦比,一个300米口径的抛物面和球面,最大偏离距离可以控制在0.47米以内。
这个只有口径千分之一的偏移距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大家意识到,只需要在球面上安装上一个小型的驱动装置,微微的调整反射面的形状,就可以在500米直径球面的范围内,局部的形成300米直径的抛物面。再通过驱动装置的连续变化,就可以让这个小抛物面在500米的球面上运动,从而实现对天体的跟踪与观测,并且它的指向灵活性也要好很多。由此,FAST主动反射面技术这个概念就诞生了。
余下的问题,就是要为这个大家伙选一个安放的地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选址工作。为了能找到一个大小合适,形状匹配,且尽量远离人类射电干扰的地方。南老师用十年多的时间,实地考察了贵州大山里的很多地方,经过多方科学论证,最终确定了建造望远镜的台址。
大窝凼洼地原貌
经过南老师和大家的共同努力,FAST于2007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并于201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历时5年半建成。在这期间,我们又遇到了哪些技术难题,是如何攻克的,我将在下期给大家介绍。
主讲人简介:姜鹏,FAST总工程师,调试核心组组长,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导。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和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等,获2018年“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