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FAST在球状星团中发现一个脉冲双星系统
首页> 科普频道> 天文前沿 > 正文

FAST在球状星团中发现一个脉冲双星系统

来源:光明网2020-03-27 17: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经过将近两年的观测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使用“天眼”望远镜FAST,在武仙座球状星团中发现了一个脉冲双星系统,并通过脉冲星计时观测证认了这个双星系统由一颗脉冲星与一颗白矮星组成。

  这是FAST发现的第一个脉冲双星系统,也是FAST首次发布脉冲星计时观测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同时研究了这个球状星团中的其他5颗脉冲星。首次测量出其中3个脉冲双星的轨道椭率,并发现这个球状星团有点特殊。

  我们的天眼究竟看到啥好玩的东西了?让我们一点点来说说。

  球状星团

  所谓“星团”,就是恒星聚集成的小集体。星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少量的恒星组成比较松散的集体,叫“疏散星团”;

FAST在球状星团中发现一个脉冲双星系统

著名的昴星团是一个典型的疏散星团(图片来源:https://apod.nasa.gov/apod/ap161019.html)

  一类是大量恒星聚集在一个球状区域中组成的“球状星团”。

FAST在球状星团中发现一个脉冲双星系统

本文主角之一,著名的武仙座球状星团(图片来源:https://apod.nasa.gov/apod/ap120614.html)

  不要看着图片觉得这些星团很大,实际肉眼观看的话,这些星团在夜空中都显得很小。有多小呢?伸长你的手臂,竖起食指,这些星团在夜空中大多比你这一个指甲盖还小。

  球状星团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恒星的密度很大。这点我们从上面的图片中也能直观地看出来。另一个是球状星团年龄比较大。这两个特点,导致了在球状星团中容易产生脉冲星,并且容易产生一些比较好玩的脉冲星。

  球状星团脉冲星

  球状星团里面的脉冲星,我们简单地称之为“球状星团脉冲星”。天文学家起名字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球状星团里那么多的恒星,发现几颗脉冲星不算啥大事。比如在球状星团Terzan 5中,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38颗脉冲星。

  按照脉冲星的命名规则,脉冲星是根据其在天空中的位置命名的。球状星团Terzan 5的坐标大概是赤经17时48分,赤纬-24度46分,那它里面的脉冲星就应该叫PSR J1748-2446。但是这球状星团的脉冲星太多了,总得区分一下。于是天文学家就约定,这球状星团里面发现的第一颗脉冲星叫PSR J1748-2446A,第二颗叫PSR J1748-2446B,第三颗叫PSR J1748-2446C……等26个字母用完了,就叫PSR J1748-2446aa,PSR J1748-2446ab,PSR J1748-2446ac……

  FAST此次发现的是武仙座球状星团(根据著名的梅西耶天体表,通常称其为M13)中第六颗脉冲星,所以它的名字就叫PSR J1641+3627F,或者M13F。M13F这颗脉冲星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它是一颗毫秒脉冲星;它与一颗白矮星相互绕转,构成一个双星系统。而这两个特点,正是很大程度得益于球状星团独特的环境。

  球状星团中的“华尔兹”

  目前已知的156157颗球状星团脉冲星中,有超过9590%是毫秒脉冲,有近60%处于双星系统中。这个比例远远高于银盘中的脉冲星。球状星团能够孕育出如此之多的特殊脉冲星绝非偶然。球状星团中恒星密度比银盘上高几个数量级。如此致密的恒星环境更有利于恒星产生相互作用,甚至发生碰撞。毫秒脉冲星及双星系统的演化,犹如一曲优美的“华尔兹”,而球状星团脉冲星则为这曲华尔兹增添了更多华丽的舞步。

   当舞曲奏响那一刻,双星系统中长得胖的(主星)会先经历超新星爆发,抛出自身一部分物质。如果此时它的“舞伴”(伴星)比较瘦弱,就会被快速地踢出,同时双星系统瓦解。而胖星星留下部分会塌缩形成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如果这颗中子星磁极发出的辐射刚好能扫过地球,那就是脉冲星。中子星磁极发出的辐射随自转不停地扫过地球,即为我们观测到的脉冲星。

FAST在球状星团中发现一个脉冲双星系统  

(图片来源:http://www.ligo.org/science/Publication-S6VSR24KnownPulsar/)

   如果伴星的“体重”足以抵御超新星爆发产生的冲击,就会留在之前的双星系统中与脉冲星继续这段华尔兹。这个正常的脉冲星会通过吸积伴星物质使自己自转加速从而变得越来越不正常,最终加速成一颗毫秒脉冲星。如果伴星质量较小,有可能最终演化成为一颗白矮星。这时我们的双星系统就变成像M13F这样的脉冲星—白矮星双星系统。如果伴星质量较大,也有可能发生超新星爆炸而留下一颗中子星。这次超新星爆炸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两颗中子星各奔东西;另一种是两颗中子星继续这段华尔兹,成为一个双中子星系统。

FAST在球状星团中发现一个脉冲双星系统  

毫秒脉冲星及脉冲星相关双星系统演化示意图(原图来源:http://www.jb.man.ac.uk/distance/frontiers/pulsars/lorimer-review.pdf)

  在恒星密集的球状星团中,“单身的”脉冲星更容易找到舞伴。有了舞伴,脉冲星才能通过吸收伴星物质而加速。而对于正在跳双人华尔兹的双星们,球状星团为它们创造了更多交换“舞伴”的机会。 这一过程会使原有双星系统瓦解,或迎来一场脉冲星独舞表演,亦或形成新的双星华尔兹甚至多星圆圈舞。

  椭圆舞曲

  双星跳舞转圈圈的时候,转的是一个椭圆。天文学家们分析,如果双星在绕转过程中受到的其他恒星的干扰,会导致双星绕转的这个椭圆变得更“椭”一些。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银河系一般区域中,恒星密度比较低,这里的双星受到其他恒星干扰的概率比较小,绕转的椭圆就会比较圆;在球状星团中,恒星密度大,这里的双星受到其他恒星干扰的概率就大,绕转的椭圆会因为多次的干扰而变得更椭。不同的球状星团,其恒星密度不尽相同,如果我们前面的分析成立,那么是不是恒星密度大的球状星团,它里面双星绕转的轨道就会更椭;而恒星密度小的球状星团,它里面双星轨道就接近银河系其他地方的双星轨道会不会,比高密度球状星团脉冲星显得更圆呢?

  FAST的这个研究,首次测量出M13中4个脉冲双星系统(包括我们刚发现的这个)的轨道椭率,发现确实是跟接近于银河系其他地方的双星轨道椭率。也就是说,证明了天文学家此前的猜想是对的。

  未来可期

  FAST此次发现,以实实在在的结果证明了FAST不仅有能力寻找到未知的脉冲双星,还能做出比其他望远镜更好的观测,测量出更多别人测量不到的参数。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利用FAST做更多的关于球状星团脉冲星的研究。我们最期待的结果之一,就是能在球状星团这一特殊环境中,发现更极端的双星系统,比如目前尚未发现的脉冲星—黑洞双星。如果能发现这样的双星系统,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广义相对论和超高密度条件下物态提供帮助。(王琳、喻业钊)

  作者简介:王琳,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博士课题为球状星团脉冲星;喻业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文技术与方法专业博士。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天文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射电脉冲星。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浏阳:盛夏假日赏烟花

  • 内蒙古额尔古纳:油菜花海醉游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