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去年冬天,有一次我和小女儿聊她学校的历史课程时,意外地发现中学历史课本在东汉时期的科技这部分内容中,竟然没有提到张衡!张衡是东汉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卓越科学家之一,历史课本在讲东汉科技时不提张衡,就好像写17世纪科学而不提牛顿一样荒唐。我再进一步了解之后发现,不提张衡的原因,是因为关于张衡地动仪的争论。更令我惊讶的是,在网上一搜,无数自媒体“科普”文章和短视频迎面袭来,言之凿凿地把张衡地动仪说成是假的、骗人的。虽然这些自媒体文章和短视频大部分是辗转抄袭、人云亦云地炒作一番,在识者看来不值一哂,但如此大量广泛传播,会给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真是细思恐极!
十多年前,地动仪复原课题组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当时的报导说,由于之前王振铎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并无实际验震功能,只能作为静态展示,而一些科技馆/博物馆希望有能够实际工作的地动仪模型,因此成立了课题组进行研究。他们经过反复尝试也未能按照立柱验震的原理实现检测地震,因此转而接受了国外学者的观点,即只有用悬摆才能具有检测到地震波的灵敏度,也依照这一原理制成了依据悬摆原理工作的地动仪模型,在这些科技馆中展示。
我记得当时看到有关报导,心中就有点怀疑和不安。古代文献的记载当然并不总是可信的,孟子就曾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古代记载明显违背科学原理,比如嫦娥吃了灵药飞上天际,我们当然可以断定是神话。但是,像地动仪这样一个仪器,我们仅凭自己未能实现就断定古人的记载不可能,是否过于武断呢?有人说,现代人懂得的科学原理远远超过古人,现代人都做不出来,古人怎么可能做出来呢?这恐怕不一定,古人的很多巧妙技术,并不是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做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总结、发展出来的,很多技术失传后我们至今也未能复原出来--虽然我们现在可能已有了更好的技术手段达到同样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了解掌握古代的一切技术。
所以,如果在项目结题时未能按照古书中的记载做出使用立柱验震的地动仪,那么科学的态度是存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承认我们未能做出来,但并不能就此得出古书记载是不可能的结论。这在历史研究中本来是常识,比如自古以来古书中就有很多难以理解的词句,历代学者就把它原样放在那里,承认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当然我们也可以猜测是否原文中有错漏舛误,但如果没有其它材料的佐证,我们就只能存疑,而不能就此断定原文是错了而妄改原文。同样,如果根据文献复原古代地动仪的工作未能取得成功,也只能老老实实承认是这样,不能因为项目结题需要结论就断定古代记载是不可能的。
不过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教育部就此删除了地动仪和张衡的内容。就连地动仪复原组也还没有否定张衡地动仪的存在。如果我们因为关于一个人物或一件事在历史上存在争议就采取回避态度,将其从历史教科书中抹去,那我们才是真正掉进了所谓“历史虚无主义”之坑,因为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个人物或哪件事不存在争议。更何况,就算地动仪本身存在争议,张衡也是位极其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把张衡也从教科书中抹去,这样的处理未免过于草率!因此,我邀请专业从事古代科技史特别是汉代科技史研究的孙小淳教授写了关于此事的评论:《张衡——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典范》。惊喜的是,从孙教授那里,我了解到已届米寿之年的天文界老前辈胡宁生研究员已研制出一种使用立柱验震的地动仪复原方案,能够成功地检验地震波。因此,也非常高兴能请胡老师亲自撰文介绍了他的工作。(请阅读《为张衡地动仪恢复名誉》)
当然,这种考古复原工作总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胡宁生研究员的研究证明,至少在原则上,使用文献中记载的立柱是可以进行地震检验的,但具体张衡当年是如何实现的,与胡先生的复原设备有多少相同或不同之处,我们今天还很难回答。但无论如何,这项研究成果也表明,我们对于古代文献的记载,应该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不可轻率地予以否定,而应予以分析和判断。这恐怕也正是我们当前教育中特别缺欠的地方。
作者简介:陈学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编辑:赵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