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生态文明专家谈】“绿色”民法典:以绿色发展规则体系回应时代诉求
首页> 科普频道> 生态文明专家谈 > 正文

【生态文明专家谈】“绿色”民法典:以绿色发展规则体系回应时代诉求

来源:光明网2020-09-21 10: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2020年8月1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十五周年,光明网值此之际推出《生态文明专家谈》栏目,着眼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邀请专家进行访谈,通过“短、实、新”的方式,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生态文明专家谈》第二期邀请清华大学法学院双聘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负责人吕忠梅,解读民法典中的绿色条款。

【生态文明专家谈】从“忧患河”到“幸福河” 黄河流域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年5月28日,我国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正式通过,并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全文共1260条,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和附则,规范了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涵盖了物权、合同、人格、婚姻家庭、继承以及侵权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规则秩序。这其中,系统完备的“绿色条款”体系,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我国法律中的全面贯彻奠定规范基础,为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民法制度保障。

  注入绿色基因 共谋绿色发展

  从1954年首次起草民法典算起,中国的民法典编纂之路已经走了整整66年,而“绿色原则”的纳入可以说是其中最艰难的部分之一。吕忠梅介绍,传统的民法是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法律,可以理解为只要没有侵犯到他人,就能自由地加以处理。但要加入保护环境的内容,就要限制个人对自己财产权的行使,比如自己院子里的树不能随意砍伐等,这种理念和传统民法理念就会产生分歧。在这样的情况下,把绿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约束价值取向写进民法典相对来说并不容易。

【生态文明专家谈】“绿色”民法典:以绿色发展规则体系回应时代诉求

  尽管历经多次审议和修改,但最终“绿色原则”重新纳入了“基本原则”。吕忠梅表示,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如果不能体现绿色,那么环境保护就缺乏了内在的约束或者内在的法律机制。

  吕忠梅介绍,我国民法典在绿色方面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规定绿色原则、规定完善绿色制度体系、衔接绿色诉讼。她表示,民法典中涉及到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关的内容一共30条,主要分布在三编:

  第一是在物权编中体现了对物权进行绿色限制的思路,有利于财产利用活动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

  第二是在合同编中,规定了对合同履行的绿色约束,有助于民事交易活动的绿色化转向,对于防止以“意思自治”为由污染和破坏环境提供了民法依据;

  第三是在侵权责任编中完善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制度规定,有助于环境侵权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全面追究。

  此外,在人格权编中,有关一般人格权益、生命权、健康权的相关规定,也为公民个人因环境污染和破坏所可能导致的生命健康损害提供了民法保护依据。

【生态文明专家谈】“绿色”民法典:以绿色发展规则体系回应时代诉求

  吕忠梅表示,“绿色”民法典的核心的理念是绿色发展,它不是不促进中国的发展,而是要绿色发展。注入绿色很大程度上也是来处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的关系,是对两山理论在法律上的贯彻。它通过一些具体的制度安排,一方面不让金山银山破坏绿水青山;另一方面,鼓励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简单来说,就是生态文明时代呼唤绿色发展,民法典用绿色发展的规则体系来回应时代的诉求。

  汲取千年中华文化 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如果说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19世纪风车水磨时代民法典的代表,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是20世纪工业社会民法典的代表,那么注入“绿色基因”的我国民法典可以说是21世纪民法典的代表之作。它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

  吕忠梅介绍,绿色条款的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国外民法典的建立是以科学哲学为基础,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所以人和自然是对立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但如果加入绿色原则,就必须要解决主客一体的问题,这在西方哲学里是找不到的,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恰恰是这样的哲学背景。

【生态文明专家谈】“绿色”民法典:以绿色发展规则体系回应时代诉求

  吕忠梅进一步介绍,民法典汲取了法律制度上的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原则,很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朴素自然观和“成己成物”的基本伦理。中国古代的环境立法中大多有“以时禁发”的规定。比如《秦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要求获取自然资源必须顺应四季气候变化的法则和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大元通制条格》规定:“中都四面各伍佰里地内,除打捕人户依年例合纳皮货的野物打捕外,禁约不以是何人等,不得飞放打捕稚兔。”要求人们获取自然资源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要有所节制,禁止破坏性、毁灭性开发。此外,中国有“诸法合体”的传统,没有私法、公法的区分。比如,《唐律疏议》规定:“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就是以刑法手段禁止污染,保护环境。

  注入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民法典,由此显得更加不同。无论“绿色原则”的创制,还是绿色条款的体系化设计,都是真正世界首创的“中国方案”,具有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大意义。

  吕忠梅指出,像中国这样从价值理念、基本原则到制度体系的完整设计,在世界上目前是唯一一部,它体现了21世纪的时代特色。民法典里面涉及的一些制度,会对世界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将影响民法典本身。中国民法典可以做为范例,为正在制定或将要制定民法典的国家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中国民法典的成功会促进《中国环境法》的体系化,而《中国环境法》的体系化会对全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生态文明专家谈】“绿色”民法典:以绿色发展规则体系回应时代诉求

  记 者:战 钊、宋雅娟、张佳兴、蔡 琳

  @生态环境部 光明网 联合出品

  往期回顾:

  【生态文明专家谈】从“忧患河”到“幸福河” 黄河流域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酷暑催热“清凉经济”

  • 多措并举 应对高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