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生态文学喜添“白鹭和鸣”,长篇小说《海角鹭鸣》出版发行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要闻 > 正文

生态文学喜添“白鹭和鸣”,长篇小说《海角鹭鸣》出版发行

来源:中国环境2023-03-22 23:17

  如果没有燕子呢喃,林徽因的传世之作《人间四月天》或许减色不少;如果没有鸟儿歌唱,人类的生活那将多么乏味。在2023年4月1日国际爱鸟日前夕,长篇小说《海角鹭鸣》由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为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增添了动人的“白鹭和鸣”。

生态文学喜添“白鹭和鸣”,长篇小说《海角鹭鸣》出版发行

  《海角鹭鸣》讲述的是为保护一片白鹭林而发生的爱恨情仇、斗智斗勇。城市规划师李明哲不懈努力终成“金牌规划师”,人生高光之际却蓦然发现陷入了一场骗局。公司老板为了讨好开发商,勾结他最信赖的助理,欲使他的规划方案毁灭位于海角白鹭栖息的相思林。面对利诱威逼,面临良知与名利的痛苦抉择,在妻女的支持之下,李明哲没有妥协,而是打算优化规划方案,找到两全之计。然而项目背后的利益团伙步步紧逼,让他时刻面临着危险而摇摆不定。而当知道了相思林承载的几代人的情感故事,目睹了当地观鸟协会和村民拼命护卫白鹭的壮举,李明哲终于豁了出去……小说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深刻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并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深入思考:“我们要为孩子留下一个怎样的未来?”

生态文学喜添“白鹭和鸣”,长篇小说《海角鹭鸣》出版发行

  “目前在国内,生态主题的小说并不多,特别是以城市规划师为视角,据我了解,这应该是第一本。”《海角鹭鸣》一书的责任编辑范云平介绍道,“小说中的情节基本取材于现实,甚至就是地方生态环保工作者时常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一些事情,真实呈现了绿色发展中的‘’。小说语言举重若轻,人物刻画十分到位,有笑有泪,我作为一直从事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的文字工作者,很容易就产生了共鸣。”

  “文学作品最本质的价值是让读者‘看见’,即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让你看见‘假丑恶’‘真善美’、以及矛盾和问题。《海角鹭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见’的窗口。”《环境教育》杂志主编周仕凭说,“人文关怀和对现实的关注,是《海角鹭鸣》作品两个核心主题。作者龚志华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刻画,以细腻的笔触和画面感,描写了一场‘生态保卫战’中正义和邪恶之间的较量。揭示了由于人性的贪婪,往往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攫取经济利益,这也在时刻警示着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不仅需要我们去建设,更需要我们去捍卫。”

  “浓郁的闽南气息是《海角鹭鸣》的一大看点。”长期生活在厦门的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文进,从文学的地域性展开分析,“独特的地瓜腔,浓酽的工夫茶,好呷的海蛎煎,街上的骑楼,家里的神龛,传统的歌仔戏,脍炙人口的闽南歌……翻开《海角鹭鸣》,浓浓的闽南风情扑面而来,让读者大有身临其境的既视感,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很高兴《海角鹭鸣》这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在城市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艰难与曲折,希望和光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代表处主任张琰表示,“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受到关注较少的一个领域,但和公众的距离却相对较近。如何避免城市的无序扩张,在城市中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朋友们留出足够至少是必要的家园,是城市的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在考虑各种复杂的议题时,应当重视的。希望这本小说能够唤醒城市公众对大自然更多的热爱,带来更多的共鸣,让人类与自然在城市中和谐共生。”

  原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官员,现青合新碳(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南青博士认为,《海角鹭鸣》视角新颖独特,故事真挚动人,她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和公众投身自然保护。她指出:“从去年召开的中国作为东道国的生物多样性大会、湿地公约大会,我们可以看到全球都在加速对自然的保护进程。重视投资自然,正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这本小说起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小说作者龚志华从2009年开始专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2013年开始作为撰稿和导演制作生态环境主题纪录片,在相关领域知名度颇高。谈起小说《海角鹭鸣》的创作过程,他眼前一亮,“那是2016年,我为联合国环境署拍摄一部关于绿色经济的纪录片,在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采访了当地一位观鸟协会会长,听他讲了一个故事,就是他们协会发现要规划修路的一片小树林突然来了很多白鹭栖息,最终他们通过努力让规划改道,虽然市里多花了几千万,但为人们保留了一片生态宝地。这个故事我牢记在心,经过多年的构思,结合了我在福建厦门十几年的生活经历,终于完成了这部闽南气息很浓的生态主题小说。”

  人生的意义/不在获得多少/在于留下了什么/我们当下的选择/注定了自己的价值/决定着孩子的未来/这是一个“人与自然”的故事/在历史和现实中/呈现选择之艰/这是一封留给未来的“情书”/在天真和成长间/感悟生态之美。小说封底这段诗般的语言,堪可视为本书创作的主旨与初心。

  作者龚志华,1975年出生于江西省进贤县,毕业于上海大学,定居福建省厦门市,现居北京。长期从事文字创作和编辑工作,著有长篇小说《成功大师》,担任过数部生态环境主题纪录片的撰稿和导演,代表作有《联合国气候大会之旅:源起》《一路向东》《气候家园》等。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明日召开!敬请关注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

  • 百年量子路:从理论诞生到改变未来的量子信息革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