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戴手套跑步险被截肢,寒冷天气如何防止冻伤?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不戴手套跑步险被截肢,寒冷天气如何防止冻伤?

来源:蝌蚪五线谱2023-12-26 17:36

  近日,【#女孩零下18度光手跑步险截肢#】的新闻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

  据报道,在吉林通化,室外零下18摄氏度的环境下,一女孩在训练跑完七八圈时感到手发疼,手也开始变白。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冻伤,冷空气过敏,还差点因此截肢。

  图源见水印

  这并非个例。近日在哈尔滨,一位网友因未戴帽子耳罩在松花江上玩耍,结果耳朵上被冻得起了一个鸡蛋大小的水泡。

  图源:科普中国

  还有网友在早上骑电动车未戴手套,在寒冷的通道中推了一会儿车,导致手指疼了两三天。

  图源网络

  寒冷天气,冻伤并非只是寒冷极端的地方才会发生,即便是在一些寒冷但没有极端气温的地区,只要不慎防护不力,都可能成为冻伤的受害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科学有效地防范冻伤呢?

  01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冻伤?

  冻伤是低温寒冷导致的损伤,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手、脚、耳朵等部位。

  除了低温外,冻伤还与潮湿、风大、全身和局部抵抗力下降、肢体静止不动等有关。

  任何皮肤部位出现发红或疼痛,都表示冻伤可能已经开始了,相关迹象包括:

  1.某块皮肤出现白色或灰黄色。

  2.皮肤感觉异常坚硬或呈蜡状。

  3.皮肤感觉麻木。

  寒冷天气下,如果有较长时间的室外停留,比如骑行电动车、自行车,户外运动、户外作业,很容易发生冻伤。

  按照轻重程度,冻伤可分为三度:

  第一度为红斑级,表现为受冻局部瘙痒、皮肤苍白、局部稍肿,疼痛,如果处理及时,症状一般持续几小时或24小时就可消失。

  第二度为水泡级,除皮肤红肿外,还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泡破后流出草黄色液体,患者自觉皮肤发热,疼痛较重。

  第三度称为坏死级,皮肤局部或肢体发生坏死,皮肤呈紫褐色,局部感觉全部消失。02

  冻伤后怎么办?

  首先千万不要这样做:

  1、千万别用热水复温

  43℃以上的热水,会加重局部的炎症。

  2、千万别揉搓

  揉搓之后会进一步加重皮肤的损伤,尤其不能用雪水来揉搓,这样会加重组织损伤。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尽快脱离寒冷环境。

  2、温水复温。

  使用略高于机体核心温度3~5度的温水,将冻伤部位放入其中泡半小时左右,泡到手发红变软湿润以后就差不多了。复温治疗开始后,可把受冻肢体放在温水浴中,每天2次。虽然用温水快速复温易出现剧痛,但对组织的恢复效果较好。

  如果所处环境下没有热水,也可以将冻伤部位放到肚子或者腋窝处复温,直到有明显的红色或者变成正常的柔软度即可。

  3、如果出现红肿、疼痛加重、水疱、血疱或出现肤色青紫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烧伤科是医院处理冻伤的主要科室。03

  如何预防冻伤?01

  做好易受冻部位的保暖

  户外活动使用御寒用具,如帽子、手套、耳暖等。

  02

  保持皮肤干爽

  图源:千库网

  潮湿条件下更容易导致冻伤,如果运动出汗,要注意脱离寒冷环境,及时更换干燥衣物。

  户外运动时可遵循内层排汗(速干型衣物),中层保暖(保暖性好的衣物),外层防风(跑步夹克或冲锋衣)的“三层穿衣法”。运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穿脱。

  跑步时尽量不要穿棉袜,因为它们不会带走水分,会让双脚有冻伤的危险。

  03

  合理安排户外运动

  在时间上,宜迟不宜早。推荐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进行户外运动(雾霾天、雨雪天就老老实实呆在家活动一下吧~)。因为冬季的早晨,天气比较寒冷,易使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增高,诱发心血管疾病。此外,早晨地面空气中含氧量低、污染物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做好热身。低温下,肌肉比较僵硬、动作更难施展,会增加受伤风险。而运动前的热身,则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肌肉温度、恢复肌肉弹性,降低受伤风险。建议5~10分钟的动态拉伸:腿部大肌肉群,可通过弓步提膝、提膝胯下击掌来为腿部热身;胸部和肩部热身可转臂摇摆等。

  图源:千库网

  在训练强度和运动项目上,一般在身体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为宜,中等强度运动量即可,最好是让全身肌肉都得到锻炼。运动项目可选择有氧耐力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自行车及徒手体操等,每次持续20至30分钟,可逐渐延长至1小时。

  寒冷的冬天,你还会坚持运动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资料来源:民航总医院、央视新闻、科普中国、中国体育报、北京晨报

  整理:党敏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康高铁正式启动全线铺轨

  • 第七届太和论坛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