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乙流来袭 建议家长这样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首页> 光明科普云> 图文 > 正文

乙流来袭 建议家长这样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来源:光明网2024-01-12 15:49

  编者按:近期,光明网科普频道联合“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推出“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专题,邀请医学专家围绕呼吸道疾病的成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科普解读,敬请关注。

乙流来袭 建议家长这样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文章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新琳

  科学审核: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沈健

  每年冬季是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时期。近日,乙流的热度已超过了甲流和支原体,频频登上热搜榜。许多家长会有疑问,“孩子甲流刚好,还会再得乙流?”“乙流和甲流有什么区别,治疗药物是否相同?”别急,带着这些疑问看看这篇文章吧。

  什么是“乙流”?

  乙型流感(简称乙流),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乙流为其中一种分型。

  国家流感中心1月4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2023年12月25日-12月31日)显示,此前占据传播优势的甲流H3N2毒株比例大幅下降,但乙流毒株占比出现了大幅上升,南方的乙型流感占比为26.4%,北方的监测数据则高达47.3%。同样,近期我院儿科发热门诊,乙流患儿数量较前几周增加。

乙流来袭 建议家长这样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流感中心

  甲流已愈,还会再得乙流?

  家长们关心最多的问题,是小朋友甲流痊愈后,还会再感染乙流吗?答案是会的,乙流和甲流是流感的两种不同亚型,不具备交叉免疫机制。一般来说,一年内感染同一亚型流感病毒的可能性较小,但甲型流感病毒很容易变异,乙型流感有Victoria和 Yamagata两系,即便小朋友已经感染过甲流或乙流,如果体质相对较弱,班级或家庭患流感人员较多,那么依旧有可能再次感染另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重叠感染的可能性存在。

  这也提醒我们,如果小朋友出现了类似流感的症状,千万不能大意,应及时就诊、尽早检测流感。

乙流来袭 建议家长这样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乙流有什么典型症状?

  乙流的潜伏期多为1~4天,其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畏寒、发热,体温在几个小时至24小时内可能就会迅速升高,达到39℃~40℃,甚至更高。还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但是会有,比如咽痛、干咳等。

  乙流和甲流的区别有哪些?

  乙流和甲流具有较为相似的传染性,从传播范围来看,甲型流感可感染人、哺乳动物和鸟,且抗原变异频繁,传染性强,更易引起大的流行,乙型流感只感染人类,流行性相对小一点。二者在症状上都存在“高热、肌肉酸痛、头痛、全身乏力”的相似之处,乙流还会伴有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表现,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这些胃肠道表现更常见。当然,配合检测更易区分二者。

  乙流如何治疗?

  在确诊乙流后,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药物,发病后48小时是流感的治疗黄金期。若患儿持续高热不退,或抵抗力较差,或未能及时检测出流感,即使超过了48小时也可以考虑使用,仍旧获益。

  目前首选有效药物:奥司他韦,需根据小朋友的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剂型、正确的剂量,推荐服用5天为一个疗程,可有效抑制和阻断流感病毒的复制。注意用药安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另外,新型抗流感药物——玛巴洛沙韦(商品名:速福达),逐渐走进大家视野。乙流患儿呕吐、腹痛、腹泻症状更明显,相较于奥司他韦,速福达胃肠道刺激小,服用次数少,服用天数少,受到家长朋友们的青睐。但也要提醒家长朋友们,速福达并非“神药”,同样存在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使用。

  假期来临,小朋友如何预防乙流?

  考试周结束后,即将迎来小朋友期盼已久的寒假和春节,乙流会随之消失不见吗?假期中小朋友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科学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商场、客运站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小朋友们注意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及时进行手消毒、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居家隔离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课,不带病游玩。家庭成员之间,也应注意防护,做好室内通风和物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假期出行前,宝爸宝妈们不要忘记携带一些基本的药品和急救用品,包括常用的退热药、感冒药、咳嗽药、止泻药等,防止一些紧急情况的发生。

  希望小朋友们顺利度过考试周,开心迎接美好的假期!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甲流”来袭,家长应该知道这些 | 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专家破解流感误区 孕妈妈们请注意|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流感疫苗接种禁忌 这些情况你需要注意|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流感来袭 除了服药老年人还能做什么?|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支原体、甲流、乙流席卷而来 保护儿童要从家庭开始|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频发 专家提醒:科学防护,切勿自我诊断|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春节健康指南: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让旅途更安心|冬季呼吸道疾病系列科普解读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