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高校专业解读】培根铸魂,为光电领域培育创新型人才
首页> 光明科普> 图文 > 正文

【高校专业解读】培根铸魂,为光电领域培育创新型人才

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2024-12-06 10:02

  激光雷达作为一种先进的探测技术,结合了激光和雷达的优点,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特点。它在无人驾驶、海洋探测、大气监测等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激光雷达作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南昌航空大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校专业解读】培根铸魂,为光电领域培育创新型人才

南昌航空大学校园

  南昌航空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史久林介绍,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由1984年设置的“物理学”专业、1993年设置的“应用光电子专业”发展而来。2009年获批建设“光电信息工程”专业;2011年获批江西省“光电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012年更名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年入选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江西省五星级专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也是江西省唯一的光电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3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依托于江西省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和国家国防特色学科“光电子与激光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拥有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和《激光原理及应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旨在培养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理论与技术,能够在光电信息特别是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光通信及器件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高校专业解读】培根铸魂,为光电领域培育创新型人才

  “多年来,学院光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主线一直围绕光学测试技术及仪器来展开,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史久林说。

  目前,为适应国家、区域和光电信息领域发展的需求,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集成电路与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光子学成像国际联合实验室、光电信息感知技术与仪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光电检测技术工程实验室等教学和科研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史久林介绍,学院大力实施“十大育人计划”,着力贯通各环节、联通各领域、融通各方面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按照“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全程多元、知行合一”的建设理念,利用课堂主渠道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大格局。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学院着力构建“面向全员、贯穿全程、多元引导、知行相辅、科创互哺”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形成了“学做融创、知行合一”的“双螺旋、四联动、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高校专业解读】培根铸魂,为光电领域培育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创新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光电竞赛等竞赛斩获奖励100余项;申请专利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史久林说。

  随着科技进步,地方经济和国家未来发展对光电信息领域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广阔。“学生的就业方向很广,我们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会到光电信息领域工作,有一些到航空企事业单位从事研发或管理工作,还有一些升学深造。”史久林说,近五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0%以上,平均考研升学率超30%。

  谈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未来,史久林表示,未来激光雷达还将朝着高度信息化、高度集成化,甚至空天一体化发展。学院将秉承“全面育人、注重实践、鼓励创新”的理念,继续深化激光雷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业名片

  南昌航空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专业大类,2019年入选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江西省五星级专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也是江西省唯一的光电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3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信号与系统、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电检测技术、激光原理及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光纤传感技术、光谱技术及应用、现代光学测试技术、C语言、微机原理及应用等。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区域和光电信息领域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理论与技术,能够在光电信息特别是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光通信及器件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高校专业解读】培根铸魂,为光电领域培育创新型人才 

作者

宋雅娟 肖春芳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

【高校专业解读】培根铸魂,为光电领域培育创新型人才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