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看似普通的症状可能是心头大患
首页> 光明科普> 科普资讯 > 正文

看似普通的症状可能是心头大患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5-03-24 08:49

  咳嗽、心悸、运动能力下降、手脚发凉……这些看似普通的身体症状,也有可能是心衰的信号!

  心脏病“最后的战场”

  人的心脏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抽水泵”,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把饱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液输送到全身,同时接收静脉从周围组织和脏器等传送回来的静脉血液。

  人有生老病死,心脏也不可能一直活力四射。当这个“泵”老化、卡顿、后劲儿不足了,无法满足全身基础代谢的需要,进而引发呼吸困难、疲乏无力、水肿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心衰。

  由此可见,心衰并不是固定的疾病,而是心脏功能异常的一种状态,可以是任何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因而被称为心脏病“最后的战场”。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心衰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近。

  我国心衰流行病学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现有心衰患者将近890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占比达到74%,说明人口老龄化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心衰的负担。

  识别心衰的预警信号

  呼吸困难

  心衰患者碍于肺循环受阻,容易导致呼吸困难。患者时常感觉胸闷、气短,可持续几周或几个月。伴随呼吸困难的同时,可能还会有胸痛或压迫感。

  乏力 运动能力下降

  很多人在确诊之前,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气短和体力差。有心衰患者表示,跳不了舞,打不了球,活动几分钟就会气喘吁吁,甚至连遛狗的力气都没有了,即使休息也难以恢复。

  这是因为心脏功能降低后,无法保证足够的血液流通到肌肉和组织。

  水肿

  由于循环障碍导致体液回流减慢,可出现水肿。与肾脏引起的浮肿不同,心衰引起的水肿多先见于脚和脚踝,“一按一个坑”,常在傍晚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能够减轻或消失。

  对于持续肿胀,或者体重莫名增加(24小时内增加1-2公斤),就要高度怀疑了。

  咳嗽 咳痰

  心衰常伴有持续的咳嗽和咳喘,这是肺部液体积聚造成的,咳嗽的加剧通常是心衰加剧的表现。心衰患者常常咳白色黏痰或泡沫痰,严重者表现为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痰。

  心悸与心律不齐

  心脏为了补偿供血不足,可能会诱导心跳加速或心律失常。患者感觉心跳加快或 不规则,有时伴有不适感。

  手脚发凉

  心衰患者因为泵血问题,使得更多的血液优先流向大脑及其他重要的器官,这种“厚此薄彼”导致四肢供血相对不足,因而心衰患者常会感到浑身犯冷,手脚冰凉。

  警惕心衰的导火索

  心脏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能够在心脏负荷增加和面临疾病时,通过自身调节来保证正常的血液供给。但是,这种代偿是有限度的,就像弹簧过度拉伸之后,也是无法复原的,反映到心脏上就是心肌结构、功能失去代偿能力。

  各种能引起心肌损伤的因素,都是心衰的“导火索”。我国住院心衰患者的病因主要是高血压和冠状动脉性疾病,其次是瓣膜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其中,部分患者存在多种病因。

  2024版中国心衰指南特别强调应将心衰防治关口前移,改变“重治轻防”的状况,比如通过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钾等指标,发现异常尽早诊治。

  然而当前还有不少老人以为走路喘不上气、体力差是正常的衰老现象,既不在意也不检查。我接诊的一些早期心衰患者中,有些甚至几十年都从未做过心脏超声检查。

  再次强调,对于心衰的防治,做好早期筛查、早期干预能够事半功倍。

  文/汪芳(北京医院)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建德:“以花为媒” 打造春日消费新场景

  • 乌鲁木齐社区文化丰富居民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