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日,在第九届药物经济学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药学副主任杨响光在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老百姓买药常纠结“贵药是否更好”,其实选药看的是合适,而非价格高低。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杨响光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刘嘉伟/摄)
针对“价格贵更有效”的常见误区,杨响光从两方面拆解:一是同一成分药品,价格差异可能源于品牌、辅料、生产工艺及生物利用度;二是治疗同一疾病的药物品类多样,对症比高价更重要,若不对症,再贵的药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浪费。
他进一步强调药品选择的专业性,尤其要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需要重点关注药效与适配性,而非价格;非处方药(OTC)虽可自行购买,但针对普通轻症,建议优先选经典传统药物,这类药经长期临床验证,安全性更有保障,价格也更亲民。
选药不是“买贵”,而是“买对”。杨响光提醒,若对用药有疑问,可咨询药店药师或医院医师,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药物,才能既保证疗效,又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记者:张梦凡 田新宇
摄像:刘嘉伟
文案:赵羽彤(实习生)
出品: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