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日,在第九届药物经济学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学术主任沈爱宗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围绕家庭药箱管理这一公众关切话题,提出家庭药箱管理三要素:放对位置、专人定期清理、科学处理废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学术主任沈爱宗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刘嘉伟/摄)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各类用药提醒工具逐渐走进大众生活,有效提高了治疗的规范性、合理性,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误服、漏服的情况。然而,这些工具质量良莠不齐,需结合自身使用习惯及需求挑选适合自己的工具。
发现药物漏服应该怎么办?沈爱宗表示,是否需要补服药物应当“因人而异、因药而异、因时间而异”,结合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补服,最稳妥的方式是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不少家庭选择“囤药”以备不时之需,但健康家庭囤药管理也有讲究,如果管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带来用药安全隐患。
沈爱宗为管理家庭小药箱提供了三点建议:
首先,要将家庭药箱置于合适的位置,避免放在厨房、浴室、客厅以及儿童接触的到的地方;
其次,安排专人负责家庭药箱的管理,定期清理药箱,及时处理临近效期以及过期失效的药品;
最后,将弃用的药品送到医疗机构或公共处理药品的地方,不可简单撕毁包装后随意丢弃。
记者:张梦凡 田新宇
摄像:刘嘉伟
文案:勾璇(实习生)
出品: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