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首份《全国沙棘资源本底调查报告》发布
首页> 光明科普云> 要闻 > 正文

首份《全国沙棘资源本底调查报告》发布

来源:光明网2022-06-10 13:41

  光明网讯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在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沙棘专业委员会发布《全国沙棘资源本底调查报告》。这是我国林草系统首次对全国沙棘资源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并形成的报告,旨在通过调查摸清全国沙棘资源现状本底,发挥沙棘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沙棘种植和沙棘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我国是世界上天然沙棘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人工种植沙棘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沙棘林面积总计1910.44万亩,其中人工沙棘林面积达1058.35万亩,占全国沙棘林总面积的55%;我国年加工利用沙棘果实8—10万吨,各类沙棘产业年总产值240—260亿元。沙棘已成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西南等地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的优良树种资源。

  报告显示,我国沙棘资源分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人工沙棘林在沙棘资源中占主体地位。全国人工沙棘林面积1058.35 万亩,占沙棘林总面积的55%,其中83%的人工沙棘林分布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青海、陕西5省(区),面积达873.28万亩;全国天然沙棘林面积852.09万亩,其中84%的天然林分布于山西、甘肃、青海、陕西4省,面积总计717.29 万亩。在本次沙棘资源调查的14个省(区)中,除山西、四川、新疆外,有11个省(区)的人工沙棘林面积大于天然沙棘林面积。二是沙棘优势区主要位于西北和华北。在全国范围内,沙棘林面积排名前6位的省区分别是华北地区的山西、内蒙古、河北和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陕西,沙棘面积达1695.8万亩,占全国沙棘总面积的88.76%。三是中国沙棘(亚种)在全国分布最广。在全国沙棘林中,中国沙棘(亚种,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 Rousi)是面积最大、生态经济利用程度最高的中国特有沙棘种类,广泛分布于青海、甘肃、宁夏、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北京、西藏和四川等地。

  据介绍,我国沙棘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从2000年开始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有从事沙棘相关经营企业3189家,沙棘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东北3个人工沙棘主产区,这3个地区的沙棘企业数量分别为1105 家、869 家、793家,3个地区的沙棘企业总数占全国沙棘企业总数的87%。

  近年来,我国对沙棘果汁、油脂、黄酮等成分的研究和利用不断加强,沙棘新产品陆续投入市场,沙棘相关产业持续壮大,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以沙棘提取物产品为例,2016—2019年,我国仅此类产品的销售收入由5.6亿元增长到21亿元 ,其中沙棘籽油和沙棘果油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供不应求;沙棘果粉作为新兴功能产品添加剂或原辅料,市场需求量增长迅速。在食品加工方面,沙棘是多种食品和酒类的原料之一;在医药保健方面,沙棘制剂具有养胃健脾、祛痰利肺、活血化瘀等功效,被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烧烫伤、刀伤及冻伤等。

  据悉,全球约有51个国家分布有沙棘林,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等地。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性乔木或灌木,具有生长快、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在年降水250—300毫米和土壤侵蚀严重、肥力低下的荒山陡坡、砒砂岩及河滩地仍然能生长并形成灌丛林地。沙棘在保障地区生态效益的同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新的资源。(张佳兴)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