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大孤山铁矿是鞍钢资源有限公司旗下核心矿山,这里曾开采出新中国第一车铁矿石,见证着鞍山钢铁工业的崛起与变迁。如今,荒山披上青绿,废石堆里也长出了花果。鞍钢资源大孤山铁矿区正通过生态修复,探索矿山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百年矿山实现了“绿色蝶变”。
树木葱茏、瓜果飘香、锦鲤畅游……行走在鞍钢矿山生态园,可谓一步一景,如诗如画。
鞍钢资源鞍矿智维(辽宁)科技有限公司绿化事业部生态园负责人李辉:从2004年开始,我们先后在黄岭子排岩场边坡、汽运排岩场边坡、前欲尾矿库等部位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2014年开始对园区整体再升级,包括观光、休闲、旅游等多个方面。如今,园区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
站在生态园远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粉尘弥漫、裸露疮痍的排岩场。从寸草不生到绿意盎然,人们在石头缝里栽树,经过反复试验,无数次的失败过后,最终找到了科学的绿化复垦方法。
鞍钢资源鞍矿智维(辽宁)科技有限公司绿化事业部生态园负责人李辉:排岩场上没有土,树木不易成活,同时由于坡度太大,一旦下雨,根系就会被冲刷下去,无法固定。尝试了很多办法后,研制出土壤化利用技术、保水保肥编织袋种植法、柳条筐固坑栽植法、树种优化等科学的绿化复垦方法。
不仅要种树,中国人对种瓜果蔬菜的执念早已刻在了DNA里。在生态园区里,一片水稻试验田同样引人注目。它让看起来没有用处的尾矿砂,成为了“香饽饽”。
通过与科研团队共同研发铁尾砂土壤化利用、铁尾砂改良剂制备、铁尾砂微纳米硅肥制备等多项技术,鞍钢资源将相关成果应用于了矿山生态修复及盐碱地改良等领域。
鞍钢资源鞍矿智维(辽宁)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费启鸥:在盐碱地改良工作中,我们采用铁尾矿对盐碱土进行改良。铁尾矿呈现多棱角的锋利状形态,将铁尾矿与盐碱土混合搅拌,通过常规的旋地操作,利用铁尾矿多棱角锋利状的物理特性,如同打通严重板结土壤的“毛细血管”一般,显著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实现了对盐碱土的物理改良。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进一步开展化学改良工作。我们一共改良了1000余亩盐碱地,其中在吉林省改良盐碱地面积约 800余亩,在河北省改良盐碱地面积为240余亩。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一代代矿山人回填植绿、见缝插绿,现在的鞍钢矿山生态园内,栽植了多个品种的绿化类和观赏类树种,开辟了梨树园和李子园,“排岩场上种树”成了可观可感的生态奇迹。该修复成果入选外交部“中国十年变革”典型案例,成为全球矿山生态修复参考样本。(记者张佳兴 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