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球灾害数据平台(中文版)正式上线
首页> 科普频道> 应急频道> 要闻 > 正文

全球灾害数据平台(中文版)正式上线

来源:光明网2021-05-12 18: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5月12日,由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联合建设“全球灾害数据平台(中文版)”(以下简称“平台”)正式上线发布。平台通过收集、整理与集成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全球灾害警报和协调系统(GDACS)、比利时鲁汶大学(EM-DAT)、红十字与红新月会国际委员会(IFRC)、联合国世界银行(WB)及知名媒体等权威网站的数据形成全球灾害数据库。该平台主要涵盖全球灾害实况、重大灾害、灾害评估报告、灾害特征分析、中国灾害数据库五大版块,实时采集和发布全球灾害数据、共享全球灾害分析评估产品、提供全球灾害风险管理决策支持。

全球灾害数据平台(中文版)正式上线

  同日,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2020年全球自然灾害评估报告(中文版摘要)》(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显示,与过去30年相比,2020年全球自然灾害总体呈现较低水平。与近30年(1990–2019年)均值相比,2020年较大自然灾害频次偏少4%,死亡人口偏少73%,受灾人口偏少50%,直接经济损失偏多29%。2020年全球极端气温频率低,但造成的死亡人口最多;洪水灾害最为频繁,比历史偏多43%,但造成的死亡人口偏少7%;风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较历史偏多64%;地震强震活动偏少,灾害损失较轻;森林火灾死亡人口减少,直接经济损失较历史偏多172%。区域上,2020年亚洲自然灾害的频次最高,其次为非洲;欧洲是因灾死亡人口最多的大洲,其次为亚洲;北美洲因灾经济损失最高、亚洲次之;发展中国家较之发达国家受自然灾害影响更重,主要影响的灾种为洪水和风暴。2020年,中国因自然灾害死亡人口在全球处于较低位置,直接经济损失占比处于全球中等偏上位置,基本匹配经济发展水平。中国洪涝灾害损失的排名高于其他灾害,且在全球洪灾损失中有较大占比。

  《报告》指出,洪水灾害是2020年度影响全球的主要自然灾害。历史灾害损失分析结果表明,在洪水风险管理研究及实践中,除单次损失以外,还应重视累积损失;未来在加强防治中等强度及以上洪水事件的同时,还应高度关注小而频发的洪水事件以减小洪水导致的死亡人口。《报告》分析了2009-2018年中国洪水灾害损失情况,关注了2020年夏季发生的中国南方洪水灾害,并与典型历史洪水事件进行对比,发现中国通过一系列洪水灾害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减轻了重大洪水灾害的损失。张晨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满满“科技范” 夏种生产跑出“加速度”

  • 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完成黄河段掘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既能上天飞行,也能踏海遨游,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AG600“鲲龙”飞机,正是这样的“跨界”航空装备。近期,“鲲龙”喜讯频传——4月20日,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5月6日,批产首架机总装下线;5月18日,顺利完成生产试飞;6月11日,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
2025-06-23 09:32
记者从展会上感受到,过去几年氢燃料汽车的发展倒逼氢能产业的发展,而今,氢能的应用从燃料电池车的单一赛道向其他行业辐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中国氢能事业总部领域长真锅晃太表示,中国实现2035年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目标面临挑战。
2025-06-23 09:31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高晓宁教授团队和周杰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Oncogen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PHF19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致命开关”作用,为破解白血病复发耐药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团队首次阐明WTAP-PHF19调控轴的双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这相当于找到了癌细胞的“能量总控开关”。
2025-06-23 09:29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如何选对方向?如何坚定信念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我们邀请了几名在不同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请他们讲述自己当初为何选择投身科研,并勇毅前行、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
2025-06-23 09:27
一种能够为任何3D打印器官快速设计血管网络的计算模型,可能让我们离无需供体即可移植人工肝脏、肾脏或心脏的目标更近一步。研究人员利用模型,为一个由肾细胞3D打印而成的1厘米宽环形结构设计了由25条血管组成的网络,整个过程仅用了几分钟。
2025-06-23 09:22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加载更多